让每个人都从法治中获得“红利”
2017-03-29 10:57:00  来源:检察日报

  这些年,我经常到一些单位讲法治课,内容大多是传播一些法治理念,让听众尤其是领导们自觉接受法治的规制。这便遇到一个难题:法律人所念兹在兹的法治,重心和关键都在治权治官,面对台下坐着的领导,人家决定花钱请你来讲课,难道就是为了接受你的批评与教训?思忖半天,发现给领导们讲法治课还真不容易。硬着头皮去说教,效果往往并不好。如何让领导干部听得进去?如何拉近用权者与法治的距离?如何增加大家对于法治的认同?一次讲课的经历,让我启发良多。

  那是某单位政治教育学习的“规定动作”,台下端坐着所有的领导,我主讲的内容是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,针对的直接对象就是领导干部。在讲到法治思维中的程序性思维时,我援引了西方法治国家程序法治的典型案例,也反思我们国家刑事司法领域因为程序违法而酿成诸多冤假错案。虽然演讲者极力绘声绘色地去描述程序的魅力,但听课者似乎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在听奇闻趣事,这种“置身事外”的感觉经常会让法治宣讲者感到无力:大家听得很认真,但法治的精神与理念却很难入脑入心。

  既然法治是一种生活方式,那么听课的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法治问题呢?带着这样的思考,我试着拉近听者与法治的距离:我们每个单位,可能都有一些很难解的利益疙瘩,有时领导的决定往往不被理解甚至受到阻滞,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?法治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好这些难题吗?其实,小到一个单位,大到整个社会,都是由不同利益者组成的复杂的利益型社会,不同的人、不同的群体之间,存在多重的利益纠纷和矛盾冲突。睿智者不惧怕这种利益矛盾,而是能够借助法治的思维和方式来化解这些利益冲突。因为从功能上说,法治乃是一套平定纠纷冲突的程序机制,包含着理性、平和的协商与谈判因素,蕴含有尊重主体尊严、吸纳不满情绪、促进群体沟通的机能。

  比如说程序,一些领导干部往往忽略这个东西,甚至认为程序是对自己的掣肘,是降低效率的繁文缛节。恰恰相反,程序对于领导决策和处理矛盾而言,具有强大的“吸纳不满”的功能。它就像是一块块海绵,能够在开放、透明、包容、沟通、交流中,通过让利益相关者说话,尊重人的主体性价值,创造表达意见和诉求的空间,从而让人输出不满情绪与怨愤、增进对决策或处理决定内情的了解与理解。这个过程,就是程序在吸纳不满、增进沟通、凝聚共识。尤其在涉及利益处置时,同样的一个决定后果,但做足程序、让当事人充分参与,相比闭门决定往往具有截然不同的效果。

  不知道是受“吸纳不满”新鲜提法的刺激,还是触及到工作中的积弊和痛点,程序是海绵的比喻明显提起了大家的兴致,一堂法治课能够在听课者头脑中留下些许印象,也算是莫大的安慰了。课后,这个单位的党委书记拉着我的手说:傅教授,你讲的程序吸纳不满的观点太好了,以前我们党委决策很少想到这一层,这对我们改进工作很有启发。也许是客套性的赞誉,但这次讲课让我感受到:只要让大家看到法治是个好东西,认识到遵从法治有助于自己的工作,有助于自己的成长进步,法治或许不难在人们的头脑中生根发芽。

  作为转型时期的中国法律人,普及法治、宣传法治、推进法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。而对广大领导干部在内的非法律人士而言,法治究竟是什么,有时往往取决于我们怎么去宣讲、去传播。不是将法治与领导干部、与权力天然对立起来,不是营造公民权利与公权力的天然对抗氛围,而是让每一个阶层、每一种身份的人,都能从法治中看到好处,从遵从法治中获得“红利”,就不难培育出全社会信仰法治的心理了。

  (作者系西安政治学院教授)

作者:傅达林  编辑:夏禹玮  
集群头条
案件发布
新媒体
微信
微博
客户端